曜熊:市場動盪中尋找平衡點

過去一周,亞太金融市場在貨幣政策與地緣政治雙重影響下持續震盪。恒生指數於上周五(10月31日)收市報25,906點,全周累計下跌約2%,顯示投資者情緒趨向謹慎。美國聯邦儲備局一如預期宣布降息25點子,但此舉並未能為市場帶來明顯提振,反而凸顯全球經濟面臨的不確定性。與此同時,日本誕生首位女性首相,而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亞太之行持續推進,於南韓出席APEC會議後確認不會參加周六的峰會環節。這些政治動態雖屬政經範疇,卻將直接影響市場走向,投資者需保持高度關注。

在日本政治新局勢方面,特朗普日前訪問東京為觀察日美關係走向提供了重要窗口。雙方確認日本將向美國投入巨額資金,此舉鞏固了美日同盟關係,卻導致日圓匯率應聲下挫。周五日圓匯價一度觸及154日圓兌1美元,此走勢頗不尋常。考慮到美國聯儲局正在降息,美元理論上應該走弱,但日圓下跌速度反而加快,顯示市場預期資金將持續從日本流出。日本央行決定維持利率不變,強化了這一預期。這意味着日圓-美元的利差交易在美元轉弱環境下仍得以延續,儘管這種交易模式通常在此類環境中風險偏高。

本次APEC會議的焦點無疑是中美領導人會晤。會談結果雖在預期之中,但仍具重要意義:中國同意解除重稀土金屬的出口限制,並恢復採購美國大豆;美國則承諾將關稅從現行水準降低10至47%,並取消原定於11月1日實施的100%額外關稅。然而市場對此反應平淡,中美兩地股指從周三至周五持續下挫,顯示投資者原本期待更大幅度的關稅減免。這將直接影響投資決策,因為現在必須將這些關稅所帶來的通脹壓力納入考量。在貿易緊張局勢仍未完全緩解的背景下,地緣政治風險已成為資產配置中不可忽視的因素。

此次APEC會議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中美在亞太地區影響力的凸顯。各國媒體特別注意到兩位領導人形成的鮮明對比,尤其是特朗普缺席峰會最後一日會議,被部分輿論解讀為美國將APEC主導權讓予中國的象徵。儘管這種論斷未必準確,因美國與其東方盟友關係依然穩固,但不可否認的是,各國正在進行風險對沖,積極與中國建立更緊密的關係,此舉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了美國的傳統影響力。新加坡總理關於「後美國秩序」的言論及其在APEC期間對中國的積極推崇,正是這種戰略調整的具體體現。

總體而言,投資者現在必須更加關注地緣政治動態,而非僅僅聚焦個股消息。在當前環境下,政治人物開始頻繁運用企業政策、經濟立法和貿易手段作為博弈籌碼,這將導致股市、大宗商品及匯市出現更頻繁的波動與劇烈轉向。建立具韌性的投資組合、保持充足流動性,並密切追蹤全球政策動向,將是在不確定性中保護資產並把握機會的關鍵。

曜熊投資策略研究部 馬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