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百歲人生計 全球81%人士退休儲備缺口逾10年

富達國際與英國國家高齡創新中心(NICA)合作的研究報告《長壽革命:迎接新現實》顯示,全球年滿50歲人士中,每五位便有兩位面臨至少10年的退休儲蓄缺口;若以百歲人生為基礎,比例更高達逾八成。

該報告涵蓋13個市場、逾11,800名50歲以上受訪者,揭示壽命延長與財務準備之間的差距日益擴大,重新思考長壽新常態的迫切需要。

若比較大眾預期退休儲蓄可支撐的年期與其所在地的平均壽命,全球有42%受訪者出現逾10年的儲蓄缺口;亞太地區的比例顯著較低,其中以台灣與新加坡在財務準備最充分,僅14%及15%的人低估退休所需開支年期。

報告又指出,預計至2050年,全球將有約367萬人活至100歲。若以百歲壽命為基礎,81%全球50歲以上人士的退休儲蓄短缺逾10年。亞太地區中,香港與日本擁有全球最高平均壽命,惟這些地區分別有82%及72%受訪者面對逾10年退休儲蓄缺口,尤其值得關注。

富達國際香港退休金及個人投資業務總監暨香港地區執行總監陳宇昕表示,儘管亞太地區民眾在退休儲蓄準備相對充分,但很多仍以上一輩的退休模式作規劃,導致預期壽命與儲蓄規劃之間出現落差。調查顯示,約四分之一受訪者對財務感到不安或擔心資金耗盡;另有超過三分之一尚未開始任何退休規劃。相較之下,亞太地區表現更積極,台灣(85%)、新加坡(81%)與香港(79%)的退休規劃參與率最高。

投資理財方面,全球僅18%受訪者了解如何善用投資;新加坡與台灣的比例高於全球平均,分別為35%及32%;亞太區探索新投資機會的意願也相對較高。投資方式方面,現金儲蓄仍是全球受訪者的主要投資方式,有64%;其次為股票(33%)與債券(20%),而亞太地區的現金儲蓄比例更高達76%。

陳稱,隨着壽命延長,可善用投資年期及多元化投資組合,並將回報再投資,有效利用複息效應,為長壽生活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