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師公會:66%恒生綜合大型股就範圍三排放作出匯報
恒生綜合大型股指數企業明年起需披露包括範圍三(Scope III)排放等氣候相關信息。香港會計師公會調查訪問105家恒生綜合大型指數成分股公司,結果顯示,66%受訪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就範圍三的排放作出匯報,相比之下,香港交易所就上市公司的2023/24年報告分析中,只有50%的公司匯報範圍三的排放,反映愈來愈多大型企業正為即將正式實行的監管要求作好準備。
同時,商務公幹、購買商品和服務,以及營運中產生的廢棄物是最常見的披露內容。雖然62%的受訪公司設定了碳中和或淨零目標,但只有27%在其目標中全面納入範圍一、二和三的排放。此外,66%的受訪公司獲得排放數據的外部鑒證(對比香港會計師公會於2023年的調查,顯示只有41%大型企業取得 ESG 鑒證2),而為範圍三排放匯報取得鑒證的比率只有25%。
公會建議,企業應致力擴大有關氣候目標的工作,包括全面涵蓋範圍三的排放,並對其選擇的溫室氣體減排基準年提供清晰解釋,並考慮獲得外部鑒證,包括透過公認的框架(例如 SBTi)及取得獨立外部鑒證。公司亦應設定實現碳中和/淨零排放的目標日期,及制訂實現相應中期目標的清晰路徑圖。
同時,公會亦公布了「最佳企業管治及ESG大獎 2025」得獎名單獎項今年首次引入人工智能協助篩選初步名單,共頒發獎項予39家上市公司及公營機構,創歷屆新高。
香港會計師公會會長歐振興表示,隨着《上市規則》最新修訂《企業管治守則》和《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守則》,相信可以進一步推動企業為投資者和持分者提供更廣泛、更具體和更全面的資訊。另隨着國際可持續發展標準委員會(ISSB)的可持續發展披露準則以及香港會計師公會發布的本地準則逐步實施,預期可持續匯報的範圍和質素將在透明度、可比度和可信度方面有所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