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炒啲乜】內地重磅數據出爐 港股25000關守得住?

港股踏入10月傳統股災月,走勢似乎認真麻麻,近來更備受外圍消息困擾,先有中美貿易局勢緊張,再有美國地區銀行爆鑊。事實上,恒指本月至今已累挫1,608點,跌幅接近6%,單是上周已跌去逾千點,分析料恒指可能短暫失守25,000點。港股過去10月表現升多跌少,未知今個10月能否擺脫股災月魔咒。

本周有多項經濟數據公布,其中重頭戲是內地將於周一(20日)公布第三季國內生產總值(GDP),以及3大經濟引擎數據,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及固定資產投資的表現。

外媒綜合市場預測,中國第三季經濟料僅增長4.7%,不及第二季增長5.2%及首季增長5.4%,不過以首3季增長5.1%計,仍符合今年全年5%左右的增長目標。至於3大經濟引擎,市場預期9月工業增加值按年增長4.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9%;惟首3季固定資產投資零增長。

另一方面,多家在港上市公司將公布業績,周一率先有寧德時代(03750)季度業績打頭陣,之後有中國電信(00728)、中國聯通(00762)、中國神華(01088)及藥明康德(02359)。另外,車股廣汽集團(02238)及長城汽車(02333)、內房股中國海外發展(00688)及中國海外宏洋集團(00081)同樣於本周放榜。投資者部署時,不妨參考以下專家的財經分析及建議,以控風險。

1、麥嘉嘉:短線須警惕地緣及政策風險 審慎配置防守型資產

2、陳樂怡:海螺水泥料受惠原材料價格季節性上升

3、陳鳳珠:美國或讓步以減輕內地反制影響

4、郭家耀:亞洲家辦發展迅速 專業化及提升治理結構成趨勢

5、鄺紫珊:AI產業為長期投資機會 黃金白銀ETF助分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