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指標指盤中創新高 港股ADR偏軟跌40點

市場觀望美俄領袖於阿拉斯加會議結果,加上美國經濟數據參差,美股周五(15日)走勢反覆,道指、標指盤中破頂,但收市個別發展,道指收市報44,946點,上升34點或0.08%;標指報6,449點,下跌18點或跌幅0.29%;納指收報21,622點,跌87點或跌幅0.4%。總計全周,道指升1.75%,標指及納指分別升0.94%及0.8%。

至於反映中國概念股表現的金龍指數周五反彈0.74%,報7641點。港股美國預託證券(ADR)偏軟,收市報25,230,較本港收市低40點或0.16%。

「股神」巴菲特旗下投資旗艦巴郡披露上季買入聯合健康(UnitedHealth),股份急升11.98%,創2020年3月以來最大單日升幅。外媒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可能動用《晶片法》(Chips Act)資金入股英特爾(Intel),刺激股份升2.93%。不過,半導體設備生產商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業績預測令人失望,股價插14.1%;另外,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未來兩周設定半導體關稅,稅率或達300%,英偉達(Nvidia)亦跌0.9%;特斯拉(Tesla)跌1.5%,Meta則升0.4%。

受關稅憂慮困擾,美國8月份密歇根大學消費信心指數初值,由7月的61.7意外下跌至58.6,亦差過市場預期的61.7;而未來一年通脹預期,則由7月的4.5%加快至8月的4.9%,預期為放慢至4.4%。

另外,受惠於汽車銷售及網購平台促銷活動,美國7月份零售銷售按月增加0.5%,市場原先預期增長0.6%。此外,美國7月份工業生產下降0.1%,略低過預期的維持不變。

美國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總裁古爾斯比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最近通脹數據參差,有需要再觀察多一個月的數據,才能判斷通脹是否仍處於下降軌道,若當局在9月或秋季見到更多理據,確認通脹並非螺旋式升溫,到時或可減息。

據外電引述美國銀行EPFR Global資料顯示,截至8月13日止一周,全球股票基金吸資264億美元,當中美股基金重新錄得212億美元資金流入。

債券市場方面,美國10年期債息曾升3.9個基點,至4.332厘,對息口較敏感的2年期債息微升2個基點,至3.759厘。

事實上海外對美國國債的需求依然強勁,據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外國投資者6月份所持有的美債規模升至歷史新高,達到9.13萬億美元,較5月增加802億美元;日本仍是美國國債最大的海外持有國,6月份日本增加126億美元的美債,至規模達1.15萬億美元;同期美債第二大債主英國亦增持487億美元,至規模達至8581億美元。至於中國於6月份亦增持1億美元美債,至規模7560億美元。

至於匯市,美匯指數偏軟下滑0.53%,至97.73;歐元升0.59%,至1.1718美元;日圓亦升0.69%,至146.74兌每美元。不過,加密貨幣「一哥」比特幣曾跌1.98%,至116937美元。

商品市場方面,市場關注美俄領袖峰會,國際周五油價下跌,紐約期油收報每桶62.8美元,下跌1.16美元,跌幅1.81%。倫敦布蘭特期油收報每桶65.85美元,下跌99美仙,跌幅1.48%。國際金價則變動不大,12月紐約期金收市持平在每安士3382.6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