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B1:華6月出口增5.8% 上半年外貿首破21萬億
中美兩國對等關稅暫緩期間,中國持續擴大外貿「朋友圈」,刺激出口超預期反彈。以美元計價,6月份中國出口總值按年增5.8%,進口亦轉升1.1%,為今年來首次實現進、出口「雙增長」,且全月貿易順差規模達1,147.7億美元,僅次於今年1月的歷史單月新高;上半年整體進出口價值更創下21.78萬億元人民幣的歷來同期新高。中國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大派「定心丸」一掃下半年出口承壓的市場憂慮,強調多元穩定的市場等優勢,讓當局有底氣、有能力應付各種風險挑戰。
6月內地出口及進口規模均好過市場預期,而且增速都回升,其中,出口連升4個月。王令浚指出,上月整體進出口總值錄3.85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增5.2%,規模是史上單月次高。其中,出口增7.2%至近2.34萬億元人民幣,進口亦升2.3%。
野村證券分析指,以季度計,第二季出口增長比首季進一步擴大,應能支撐今日出爐的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多家投行均估計,內地上季經濟增長將「保五」,普遍料升5.1%,略低於首季的5.4%。
對於6月內地出口增速反彈,野村認為,主要是中國對美出口的按年跌幅,從5月以美元計的35.2%,削半至6月的約16%,這得益於5月中旬對等關稅休戰後,內地出口商為清理積壓貨物而釋放的庫存,及趕於90天關稅暫緩期大限前的提前發貨。
隨着中國放寬出口管制,內地稀土的6月出口量按年急增60.3%至7,742.2噸,不但扭轉5月的5.66%跌勢,據報出口量亦創2009年來單月新高,反映全球買家均積極補庫存。
不過,上半年中國對美貿易仍受高關稅拖累。王令浚指,以人民幣計價,上半年對美進出口總值按年降9.3%,其中出口及進口各降9.9%及7.7%。在美國對等關稅影響下,第二季中美貿易按年轉跌,降幅達20.8%。惟他補充,6月中美貿易進出口價值已有所回升,據了解,目前中美雙方團隊正加緊落實倫敦框架相關成果。
反觀中國對其他貿易夥伴的出口總值,普遍呈雙位數增幅。荷蘭國際集團(ING)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宋林指,上半年內地出口按年穩升,主要是對其他地區的出口可抵銷對美下跌的缺口,內地對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的出口錄強勁增長,尤其是越南、泰國,以至歐盟最大經濟體德國。
王令浚亦指,上半年內地對19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進出口均見增長,貿易規模逾500億元人民幣的貿易夥伴數量達61個,按年增5個。在對歐盟、日本等傳統市場實現增長的同時,新興市場貢獻更多增量,更點名提及上半年對非洲進出口按年大增逾一成。
雖說最新一期中國海關貿易景氣調查結果顯示,進出口企業的信心連續兩個月回升,但業界始終關注外貿企業今年在華的信心不足的情況。王令浚就此回應稱,上半年中國外資企業進出口按年增2.4%,且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資企業達到7.5萬家,創2021年來同期新高,說明在華的外企仍然堅持深耕中國、信心不減。
惟ING銀行提醒,上半年中國貿盈錄5,859.6億美元,可能預示上半年淨出口仍是經濟增長重大引擎,但下半年仍需取決於中美關稅談判、其他經濟體與美達成協議會否涉及轉運條款等,故該行對下半年出口展望仍較謹慎;野村更料下半年出口將大幅放緩。
另外,人民銀行副行長鄒瀾稱,中國不尋求用貨幣貶值獲取國際競爭優勢,繼續堅持匯率由市場主導,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基本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