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資管:大而美法案托底美經濟 關稅推高通脹料短暫

美國總統特朗普給予中國以外其他貿易夥伴的對等關稅寬限期將於周三結束,關稅戰蓄勢再度升溫,尤其是他上周說過無意延長。不過,摩根資產管理環球市場策略師周奐彤認為,由於他預告的單邊關稅稅率8月1日起才生效,風險已押後了大半個月,預計未來幾周將有大量關於特定國家貿易協議的討論。

她認為,上周美國與越南之間的貿易協議已為企業規劃業務提供了更大的確定性,但提醒投資者要聚焦針對行業的關稅,例如對歐盟的藥品、日本和南韓的汽車,因為它可能在特朗普2.0過後持續。

摩根資管估計關稅戰的不確定性會拖慢美國今年下半年經濟增長,但「大而美法案」的生效某程度上應該具補底作用,且關稅推高物價只是暫時,通脹會在明年末季之前持續回落到聯儲局的2%目標。

周奐彤認為,「大而美法案」的財政擴張和監管放寬今年稍後就會見效,並在明年持續推動美國經濟增長,為股市提供正面催化劑。近日資金流向美國以外股市,比起法案被指長遠會損害財政健康,更多是因為貿易談判的風險、美元走弱和「美國例外論」消退,即市場不再覺得美國經濟獨好。

至於是否繼續押注人工智能(AI)概念股,她指,AI板塊近期表現強勁,反映市場逐漸認同AI愈益普及會顯著提高效益,從而抑制物價和刺激消費。大型科企仍將引領AI創新,但投資機會正逐步轉向能有效應用AI的公司。隨着金融、工業和醫療等各行各業愈益運用AI,AI正從單一主題轉變為提升企業績效,而如何有效利用AI將決定企業的優劣。

提到美越貿易協議,其「亮點」在於因應中國被指借越南「洗產地」,對轉口實施雙倍關稅,趁着中國經濟疲弱加強圍堵的用意非常明顯。

儘管如此,周奐彤認為,鑑於當前政策和地緣政治波譎雲詭,投資者宜分散配置不同市場和行業,中資股在全球資產配置中仍扮演重要角色。中國政府透過放寬監管、更透明的反壟斷和併購框架,提振民企信心,而DeepSeek等技術突破、國產動畫電影的成功,政府持續提振市場信心,均顯示出積極迹象。

她相信,中央潛在加碼政策刺激,以及AI技術的發展,短期有望支持科技股表現,並在長期惠及更廣泛的經濟領域,又對專注股東回報和治理有道的國企保持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