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利:投資大中華股市 聚焦創新領域
進入2025年下半年,大中華區股票市場的前景正受到科技創新、政策支持與全球經濟變化下的策略調整共同推動。儘管地緣政治緊張與關稅不確定性持續存在,內地、香港與台灣的股市展現出強勁韌性,自年初以來已收復先前的跌幅。這一復甦主要受益於人工智能(AI)、醫療保健與先進製造等結構性增長動能。
2025年迄今,離岸中國與香港股票表現優於美國與亞洲其他市場。這一表現受到自動駕駛、人形機械人與AI技術突破的推動。DeepSeek平台的創新進展,促使內地在AI推理與應用方面快速發展,加速了半導體、軟件與硬件的本地化進程。
儘管中美關稅壓力仍在,中央透過兩萬億元人民幣的刺激方案積極支撐經濟,包括降息、新的再貸款工具與長期資本市場投資激勵措施,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
內地政策方向聚焦於穩定經濟與推動本地創新。政府擴大消費品以舊換新計劃,並持續支持醫療與生技等關鍵產業。醫療保健與生技產業表現亮眼,授權輸出與全球合作推動盈利增長。
中美持續對話為緩解貿易緊張帶來希望。儘管高關稅風險仍存,但市場已部分反映最嚴重的情景。同時,美國可能避免實施會導致國內通脹的高關稅。
在當前環境下,投資轉向槓鈴策略,即同時投資於結構性增長機會與具備股息增長與回購能力的公司。出口相關曝險已減少,轉而增持內需導向產業如消費、醫療與科技板塊。
下半年押注4大主題
2025年下半年,以下4大主題構成主要投資機會。第一、加速(Acceleration):傳統消費仍面臨壓力,但特色食品、化妝品、旅遊、音樂與線上遊戲等小眾與服務型消費領域持續增長,受宏觀逆風影響較小。
第二、海外(Abroad):內地醫療保健產業受惠於創新藥政策支持與全球授權輸出趨勢,生物科技公司展現穩健盈利與研發潛力,成為防禦型投資首選。
第三、進步(Advancement):AI應用快速擴展,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受惠於推理需求激增,資本支出大幅提升以部署大型語言模型(LLM)。AI穿戴設備與邊緣AI亦帶動供應鏈增長。而半導體本地化為長期趨勢,中國圖像處理器(GPU)自給率預計自2024年的34%提升至2027年的82%。投資機會涵蓋積體電路(IC)設計、晶圓代工與特定用途積體電路(ASIC)設計等全產業鏈。
第四、自動化(Automation):高科技製造業自2020年以來快速增長,疫情期間自動化加速推動工業機械人需求。2024年起人形機械人產量進一步上升,政策支持與本地供應鏈優勢為關鍵驅動力。
睇好新興與小眾消費
總結而言,儘管全球宏觀與關稅壓力仍存,大中華區在醫療保健、AI、自動駕駛與人形機械人等領域展現出豐富的結構性增長機會。這些趨勢多為本地導向,受全球波動影響較小。
中國AI發展具備長期潛力,技術創新與本地化能力將持續推動增長。醫療創新與小眾消費亦提供穩健投資機會。
雖然部分產業仍面臨產能過剩,但具備市場領導地位的企業仍在擴大全球市佔率。傳統消費復甦可能較慢,但新興與小眾消費領域預期將持續領先。
宏利投資管理大中華股票高級投資組合經理 謝企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