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降準今落地釋放萬億級流動性 專家: 仍具下調空間
內媒報道,今年首次降準於今日(15日)落地,向金融市場注入約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流動性,為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持。專家指,此次降準充分體現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立場,後續人民銀行將持續加強對銀行體系流動性供求和金融市場變化的分析監測,綜合運用存款準備金、公開市場操作等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充裕,為經濟穩定增長創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人行日前宣布,自5月1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專家指,此次降準具備多重積極意義,不僅能夠優化銀行負債結構,也有助於強化貨幣與財政政策的協同配合。
一方面,降準有助於降低銀行負債成本,緩解淨息差收窄壓力,為降低實體融資成本創造空間。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日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指,通過降準可優化人民銀行向銀行體系提供流動性的結構,降低銀行負債成本,增強銀行負債的穩定性。
另一方面,降準可強化貨幣與財政政策協同配合。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第二季度政府債淨融資額預計為4.3萬億元左右,是影響近階段流動性的重要因素。未來一段時間,政府債將保持較快發行節奏,意味着債市將迎來更大規模的發行高峰,需要人行通過適當的流動性安排,促進政府債券順利發行。
此外,降準可支持信貸投放、提振市場信心。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指,降準可支持商業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尤其是增加對出口、農業等相關領域企業的資金支持;同時,支持金融機構與大型央企集團、上市公司等增持金融資產,提振金融市場信心。
專家認為,綜合考慮內外部因素,後續貨幣政策在適度寬鬆方向還有發力空間,能夠為有效對衝外部波動、穩定宏觀經濟運行提供關鍵支撐。
從存款準備金率水平來看,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恒指,本次降準後,中國整體存款準備金率平均水平降至6.2%,距離6.0%的歷史低位尚有空間,且與發達國家0%以及主要新興經濟體約5%的存款準備金率存在差距,未來或可進一步下調1個至2個百分點。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在內地物價水平偏低的背景下,預計下半年人民銀行還會繼續實施降準,全年降準幅度將達到1個百分點,與2024年相當。他指,後續人行可能恢復公開市場國債凈買入,替代降準向銀行體系注入長期流動性。連平指,為釋放更多中長期資金以滿足市場需求,2025年全年降準幅度以0.75個至1個百分點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