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點評 - 鄺紫珊
國際金融財務策劃師學會委員

鄺紫珊:分散布局黃金、非美貨幣及虛擬資產抗波動市

人行降準0.5個百分點,向市場增加流動性,降低政策利率0.1個百分點,並且宣布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及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等救市舉措,有關舉動可望帶動資金回流,穩定兩地股市。

在中美關稅戰對峙下,內地出招「減息加降準」等救市政策,加上國家隊積極「護盤」,對長線資金回流都有正面影響。滬深300指數市盈率不到11倍,低於歷史平均值的12.6倍,恒生國企指數市盈率更低於A股不到10倍,也同樣低於歷史平均值。人行同步推出降息又降準救市動作,相信大幅資金流出的壓力可望受到控制,兩地股市及相關基金後市可期。

目前全球外資對中資股配置比重仍屬偏低,整體配置水位從2020年10月時的高點14.6%下降至目前的6.5%,相信在多方面利好消息的刺激下,外資對內地企業的興趣度也會增加。從中長期產業投資去看,除內需消費外,今年也特別看好內地政府大力扶植的人工智能(AI)及其他創科產業,包括新能源汽車、邊緣AI設備及人形機械人等技術創新企業。

近年,內地在科技、新能源汽車、製造業等領域上已漸獲得認同,加上政策扶持,不可預測性也遠較美國為低,這更有利AI與機械人等相關軟硬件與消費主題的中長期投資。儘管市場對中國經濟復甦進度及地緣風險仍有顧慮,以及歐美國家對內地高科技產品的出口限制仍具不確定性,但肯定的是AI創新等範疇對中國股市未來的中長期增長提供非常重要動力,故非常看好未來的增長潛力。

觀乎在MSCI中國指數中,約六成的成分股與AI產業有關連性,涉及數據中心、雲端基礎建設、算力與軟件應用等領域。隨內地就AI模型的快速落地,讓更多企業增加對AI基礎設施的投入,故未來相關產業將會迎來急速的增長。雖然預期資金會持續流入內地及香港股市,「東升西降」的勢頭也將可持續,但短線市況仍受不確定性影響而波動,建議在配置資產時,除股票投資外,也可分散布局黃金、外幣(非美元),甚至是虛擬資產等,以作多元化投資。

國際金融財務策劃師學會委員鄺紫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