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亞洲首批槓桿及反向產品聚焦美股市場
香港交易所(00388)於2025年3月24日迎來亞洲首批九隻個股槓桿及反向產品上市,該批產品涵蓋部分交投最活躍的美股,讓投資者於亞洲交易時段就個別美股進行方向性投資並倍大回報率。下文探討這些產品的特點、優勢和風險,以及在香港買賣這些產品的優勢。
外圍波動增個股槓桿及反向產品成交
受美國市場波動、關稅政策變化及經濟不確定性推動,該九隻新產品在推出首月的交投活躍,平均每日成交額接近6,000萬港元。個股槓桿及反向產品的投資目標是放大相關股票的表現:槓桿產品提供相等於個股表現特定倍數的單日回報,槓桿倍數上限是2x;反向產品則提供相等於個股表現相反倍數的單日回報,槓桿倍數上限是-2x。舉例說,若個別股票在一日內上漲5%,2倍槓桿產品的單日回報(在扣除費用前)為10%,而2倍反向產品將損失10%。
與傳統ETF不同,槓桿及反向產品是「單日」產品,為了維持槓桿倍數,須每日重新調整投資組合,因為在複合效應下,若持有槓桿及反向產品超過一日,它們的回報可能會顯著偏離相關股票的回報。因此,槓桿及反向產品較適合作短線部署,投資者應注意相關的複合效應風險。
搶先短線部署美股走勢
該亞洲首批九隻個股槓桿及反向產品,涵蓋了五隻廣為投資者熟悉及高流動性的美股,包括Berkshire Hathaway、Coinbase、MicroStrategy、英偉達和特斯拉。這些產品以港元和美元計價,讓投資者靈活選擇交易貨幣。
由於這些產品在香港市場交易時段(即上午9:30至下午4:00)交易,投資者可以在美國市場開盤前就美國盤後新聞(如上市公司業績或最新經濟數據)進行部署。此外,香港市場並無股息預扣稅及資本利得稅,比其他有徵稅的市場更具吸引力。
結構性產品:於亞洲時區捕捉環球機遇另一選擇
除了個股槓桿及反向產品外,香港市場亦有與美股掛鉤的結構性產品,包括股指及個股衍生權證,以及股指牛熊證。在今年4月7日至11日的一周內,隨著美國的關稅政策引發市場波動,這些結構性產品的交易活動亦顯著增加。美股指數結構性產品的平均每日成交額按周翻倍至1.47億港元,其中追蹤納斯達克和道瓊斯指數相關產品的交易量增長尤其顯著,而美股衍生權證亦交投大增。
香港市場的產品組合不斷創新、擴展,為投資者提供在亞洲時段捕捉全球機遇的工具。有關個股槓桿及反向產品及衍生權證的詳情,可瀏覽港交所網頁。
香港交易所證券產品發展主管 羅博仁(Brian Robe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