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季住宅銀主盤增至266個 連升4季累升28%

本港住宅銀主盤存量持續攀升,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楊明儀指出,截止2025年3月,該類單位銀主盤存量達到266個,已連升4季,累升約28.5%;比上季的260個,亦增加約2.3%,為近10季高位。

不過,首季只有私人住宅存量上升,公營房屋存量維持不變。價值700萬或以下私宅銀主盤成交則大升近四成,高於新增數量,故存量減少。而700萬以上存量卻上升,而且價格愈高升幅愈大;當中2,000萬以上存量增幅近三成。今年第一季私人住宅銀主盤存量197個,按季增加約3.1%,連升4季,為近5季高位。公營房屋存量69個,與上季相同。

另外,以售出量計,今年首季整體私宅銀主盤共售出118宗,按季升約13.5%。其中700萬或以下成交升幅最顯著,合共漲近四成。500萬或以下及500萬至700萬銀主盤,分別售出65宗及26宗,按季升約30%及約62.5%。至於,1,000萬至2,000萬售出12宗,升約9.1%。不過,700萬至1,000萬及2,000萬以上成交則下降,分別售出7宗及8宗,按季大跌約56.3%及約27.3%。

今年財政預算案放寬100元印花稅門檻,刺激細價樓成交,同時加快500萬或以下銀主盤的消耗。3月500萬或以下銀主盤成交共28宗,按月急升約75%,港島、九龍及新界3區均錄得上升。其中新界升幅最大,上月錄17宗成交,按月飆升約1.13倍。新界低價銀主盤首季累沽31宗,按季增約24%,佔整體約47.7%,較港島約16.9%及九龍約35.4%為高。

今年第一季成交價最低的10宗私人住宅銀主盤售出個案中,佔5宗原業主是在2019至2021年樓市高峰期買入,全部成交價比原業主買入價低超過五成,4宗屬屯門青山公路緹岸一手單位。值得留意的是,首季有兩個買家以低價購入銀主盤後成功於3個月內轉手獲利。

另外,第一季1,000萬至2,000萬及2,000萬以上私宅銀主盤增幅高達75%以上,惟售出量追不上新增量,存量分別上升約22%及約29%。700萬至1,000萬新增約四成,售出量近乎抵銷新增數量,故存量只升約5%。價值500萬或以下及500萬至700萬銀主盤升幅超過五成,但期內售出量不俗,存量分別沒有增加及下跌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