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港人去年詐騙損失中位數3.35萬 遠超全球水平

信貸資料服務機構環聯發布2025年全渠道詐騙狀況報告顯示,2024年間源自香港的所有數碼交易中,6.2%為可疑詐騙交易,較全球的可疑數碼詐騙交易比率高出15%,為有數據以來連續五年超越全球水平。

環聯於2024年11至12月期間,在18個國家和地區進行的消費者調查指出,29%受訪者表示在過去一年曾在網絡、電郵、電話或短訊數碼詐騙中蒙受金錢損失。香港亦同樣有29%受訪者表示曾蒙受金錢損失,人均損失中位數更高達4,332美元,即逾約33,500港元,遠超全球損失中位數1,747美元,即逾約13,600港元,令香港成為環聯全球調查中平均詐騙損失第三高的市場。

在所有源自香港的數碼交易中,2024年零售業可疑數碼詐騙交易比率達17.8%最高,按年增幅更達113%。香港零售業之可疑數碼詐騙比率居報告內的國家和地區首位,更遠超行業整體數碼交易宗數的按年15%增長。虛擬社區(包括網上論壇和約會網站等)的可疑數碼詐騙交易比率則在2024年達17%,為本港第二高的行業;其次是金融服務業(5.4%)。

雖然金融服務業仍是香港可疑數碼詐騙交易比率最高的三大行業之一,然而其可疑數碼交易比率卻較2023年的6.6%大幅下跌18%,即使同期行業的整體數碼交易宗數按年增長近四分之一(23%)。可疑數碼交易比率下跌或受惠於香港政府所實施的多項預防詐騙措施,例如擴展「可疑帳號警示」範圍至網上銀行及櫃位轉帳,加強保障消費者面對日益增加的詐騙風險。

環聯亞太區產品技術高級總監張家龍表示,調查所見香港去年接報的詐騙損失金額中位數高達逾33,500港元,遠高於本港最新的月入中位數22,000港元 ,可見情況值得關注。預防詐騙一直是本港的重點工作之一,深信加強監管機構、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合作對於有效降低詐騙風險至關重要。期望看見更多跨行業的合作,攜手加強防騙措施,保障更多企業及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