舖位基金不足兩月連環蝕沽5地舖 損失近3300萬

本港零售市道低迷,舖位做價插水,盛滙商舖基金再蝕沽2間分別位於尖沙咀及新蒲崗的街舖,於不足兩個月已連沽5個地舖,全數需損手,涉及蝕讓金額約3,292萬港元,平均跌價幅度約28%;當中佔4間由有內地背景買家買入。

該基金創辦人李根興透露,自今年3月,舖市明顯轉活躍。基金已連沽5個地舖,合共套現約8,508萬元,而該批舖位購入價共約1.18億元。最新沽出舖位分別是新蒲崗衍慶街9至19A號蒲崗唐樓地下5號舖,現為粥店,以1,340萬元沽出,建築面積約710方呎,月租金約5.8萬元,租金回報率約5.2厘。物業於2021年以2,100萬元買入,樓價蒸發36.2%。

另一間為尖沙咀堪富利士道8R舖,茶飲店租用,賣出價1,730萬元;該舖建築面積280方呎,每月租金約4.5萬元,回報率約3.1厘。舖位於2023年4月以2,000萬元購入,現時蝕幅約13.5%。之前蝕沽3個舖分別坐落於佐敦吳松街126號地下、港島筲箕灣道180號地下2號舖,以及西營盤水街東利大廈地下B1舖。

李指出,做基金不能死守。為保持基金流通性,必須貨如輪轉;升市或跌市控制不了,只能保持積極心,繼續換貨。他形容,「悲觀時不要太悲觀,永遠保持積極心態」,「賺錢會講,輸錢要認」。至於沽出的5個舖位有4個由內地客買入,可能是投資移民或純粹想在香港舖市撈底。內地投資者也成為買舖及租舖新力軍,相信舖市今年內已觸底。

他表示,基金自2016年成立以來,至今已買入及賣出共216間本港街舖,涉資約35.4億港元;連同最近蝕讓的5間舖位,已賣出的舖平均升值幅度約19.1%。根據政府差餉物業估價署資料,舖市售價較疫前高位回落近四成,故相信繼續會有蝕讓個案出現。今年目標要沽出約2億至3億元街舖以減磅,再換入2億至3億元更優質街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