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淘金?外媒:中國時興「電動車墳場」尋寶...

外媒報道,中國早年推出一系列補貼措施助國民更換電動車,惟在去年底到期後取消補貼,進而衍生出「電動車墳場」問題,即大量舊電動車被集中棄置的地方;不過,該地如今卻成為新一代的「淘金聖地」。

報道引述一名電池回收業人士小李指,資源回收就像生意一樣,而內地電池回收並沒有明確的法規制度,也沒有常規容易接觸的管道,因此許多大型廠商亦難以順利取得報廢的電動車,讓拾荒者有機可乘。

電動車的鋰電池中含有不少貴金屬,如鎳、鈷、鋰、銅等,將材料提取後,就能高價轉售給電池廠獲利,而成本低廉。

回收業同時利用社交平台發放廣告,透過介紹尋找潛在的賣家,回收老舊或報廢的電動車,再將收回來的電池組轉售電池分解廠或是官方的回收單位。

事實上,「電動車墳場」的亂象座落在多個地方,包括重慶、杭州、廣州和嘉興等,部分在高樓圍繞的空地,部分佔據河岸及輕軌站附近。「墳場」的形成原因,追溯至中國的新能源出行浪潮,熱潮下大量資金進場,同時催生大量新創車廠湧入市場,可是需求不足、品質不佳等因素,使大量新車幾乎在一、兩年內被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