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溫超導體」勢掀新工業革命?原來是擺烏龍一場?

近日南韓「室溫超導體」技術研發取得突破的消息傳出,引起全球各界關注,甚至有說法稱這種技術可以開啟「新時代的工業革命」!向來喜歡炒作消息的金融市場亦率先聞風而動,炒作各種相關的概念股。一家名為「美國超導」(American Superconductor,AMSC)的公司股價亦因此而被炒起,股價周二(1日)一度飆升五成。

「室溫超導體」顧名思義是室溫常壓下沒有電阻的超級導電物質。其實「超導體」概念早在1911年便有,問題是沒有人能開發出能夠在常溫下運作的超導體物質,現時獲實際應用的所謂「高溫超導體」,其「高溫」是指高過液化氮的溫度,高溫超導體並不是指會發熱的攝氏幾百度、幾千度的高温,只是相對原來超導所需的超低溫稍高,不過起碼也要零下70攝氏度左右。

不過,一個南韓研究團隊7月22日在arXiv網站上傳常溫常壓超導體相關的兩項論文,立即引起國際注視,作者包括量子能源研究所代表李碩裴(音譯)與高麗大學研究教授權英完(音譯)、漢陽大學榮譽教授吳根浩(音譯),以及曾任職於南韓電子通信研究院(ETRI)的金賢卓(音譯)等。

他們的論文宣稱,這次開發出的新物質「LK-99」臨界溫度達攝氏127度,也就是在攝氏127度以下環境,就能產生超導現象,跟以前說要零下70度或以下才有超導現象相比,可謂突破。若論文內容為真,代表這項超導體可在常溫常壓下使用,可大大降低能源損耗,用於各項發電設施,抗磁性特性也可用於磁浮列車上。

不過,李碩裴接受韓聯社訪問時表示,其實研究團隊尚未準備好發表這項論文,是權英完在未經其他作者同意下擅自發布,團隊目前正向arXiv要求下架論文;金賢卓也向美國媒體表示,在網站上發布的兩篇論文都尚有許多缺陷,他本人從未同意刊出。

李碩裴說,團隊已就今年4月刊登在南韓期刊上的超導體論文進行修改補充後,向國際期刊申請審查,屆時將接受學界驗證。

事實上,AMSC也不過是一家能源解決方案供應商,雖然其提供的產品中包含「高溫超導體」電䌫、磁圈等,惟與「室溫超導體」本質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