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訊商5G投資勁忍手 京信︰靠性價比高

「5G概念股」京信通信(02342)去年全年轉蝕1.94億元,若單計下半年更加是蝕2.47億元,股價周五(26日)以接近全日低位的1.99元收市,逆市挫4.78%。

業績公告顯示,京信去年全年從內地3大國營電訊商中國移動(00941)、中國聯通(00762)及中國電信(00728)的收入倒退介乎17.44至46.64%。主席霍東齡表示,業績欠佳一大重要原因正是中移、聯通、中電信和中國廣電去年將中低頻段重耕用於5G網絡的相關設備採購工作押後至今年,「舊年要使嘅錢冇使到」。

所謂中低頻段是指中電信和聯通合作的2.1GHz、中移與廣電合作的700MHz。曾任中興通訊(00763)首席技術官的京信總裁徐慧俊表示,3大電訊商將進行這些頻段的重耕將帶動傳統無源天線的需求,對公司而言是「極大的利好」,正與廣電方面了解其700MHz頻段所需的5G天線規格和需求。

京信去年轉虧的另一原因是收入下滑之際研發開支大漲35.83%,霍東齡強調已量入為出,開支不算過份。徐指,主要是融合4G及5G的天線產品、產業應用解決方案、邊緣計算及5G室內小基站。首席財務官張飛虎稱,今年將會是5G室內小基站產品的「元年」,形容它是「藍海」。京信去年從包括小基站在內的網絡系統產品錄得收入增長5.24%至12.24億元。

券商富瑞發表報告關注中移今年5G資本開支僅增約7%、整體流動網絡資本開支更減少8%的問題,並引述中移管理層指,2020至2022年是5G建設的投資高峰期,之後就會回落,言即未來5G資本開支上升空間有限。徐慧俊強調,京信的產品能夠及早為電訊商進行網絡建設時,提供性價比高的解決方案,而且行業還是着重品質優先,顧全產業的健康。

儘管內地收入下滑,京信去年從海外主設備商的收入增長16.52%至5.82億元。主理國際業務的高級副總裁霍欣茹表示,歐洲天線收入去年有四成增長,預期相關收入和毛利於2至3年處於升軌,日後會加強與主設備商的合作,尤其是5G領域。主設備商會把京信等天線廠商的產品融入其流動網絡基站產品之中。

另外,京信控股的非全資老撾電訊商去年錄得除稅前虧損擴大35.75%至2.29億元。張飛虎表示,該業務去年下半年增長擺脫疫情的影響有所加快,全年收入還增長7.2%,EBITDA(撇除息、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還有增長,而虧損擴大的主要由於折舊開支增加,預計今年收入和EBITDA都會繼續改善。